瑪拉拉
  10日,巴基斯坦少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,成為這一獎項最年輕得主—— 瑪拉拉:我想當巴基斯坦總理

  瑪拉拉的日記
  在 2009年 BBC的“Diary of a Pakistani schoolgirl(巴基斯坦女學生的日記)”專欄中,瑪拉拉在生活的點滴記錄中,流露出一名12歲少女超乎同齡人的、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思考。
  2009年1月3日我感到害怕
  因為塔利班頒佈法令禁止女孩子讀書,我便害怕去上學。班裡27個人,只有11名學生堅持上課。人數的減少都是因為塔利班的法令……一次在我去上學的路上,我聽到一個男人說,“我要殺了你。”我立刻加快步伐,後來發現他是在對電話那邊的人說這句話時,我才稍稍鬆了口氣。
  2009年2月1日恐怖直播
  今天一整天我都很惶恐,也很焦慮。我們出了一趟遠門,家裡就發生了盜竊,電視機被偷走了。這些事情在早些時候根本不會發生,但隨著局勢急劇惡化,盜竊也變得十分猖獗。深夜,我的父親跟我們談論了目前斯瓦特的局勢。這些天我們不斷使用諸如“軍隊”“塔利班”“火箭”“炮彈”“死亡和傷亡”等詞彙。
  我有受教育的權利,我有玩樂的權利,我有唱歌的權利,我有逛商場的權利,我有大聲說話的權利。 ——瑪拉拉
  “如果一代人沒有拿過筆,就會接受恐怖分子遞來的槍支。”
  這句話出自一名年僅17歲的巴基斯坦少女瑪拉拉·尤薩夫扎伊,今年10月10日,她正式摘下諾貝爾和平獎的桂冠,成為這個獎的最年輕得主。獎項表彰她在維護婦女和兒童的教育權利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  記錄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
  10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,瑪拉拉正在學校正常上課。如果不是政局的演變,她可能一直是課堂里安靜聽講的一個學生。
  瑪拉拉有著橄欖色的皮膚,濃密的眉毛和一雙澄澈的棕色眼睛。11歲時,她就開始匿名在BBC的烏爾都語網站上撰寫博客日記,筆名叫Gul Makai,普什圖語中是矢車菊的意思,同時還是當地很多民間傳說中女英雄的名字。她記錄下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,比如怎樣把書本藏在披巾裡面;塔利班禁止女孩接受教育,她又是怎樣堅持讀書的。
  在2009年1月的一篇博客中,她寫道:“老師今天告訴我們不要穿鮮艷的衣服,
  塔利班武裝分子可能會生氣。”她還寫道,一次經過一堆無頭屍體,他們都是反對激進派的人;還有一個男孩叫阿尼斯,被塔利班洗過腦,她親眼看到他把自己當人彈引爆了,而他那時才16歲。瑪拉拉的父親齊亞丁開辦了幾所學校並擔任校長,在他的鼓勵下,瑪拉拉迅速因倡導女性受教權而成名。瑪拉拉曾想學習醫學,但齊亞丁勸她,如果時機合適應該從政,這樣能讓巴基斯坦社會更加進步。如今巴基斯坦不上學的兒童達2500萬,青年文盲率是世界上最高的,巴基斯坦應該變成全民都接受教育的國家。
  開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
  瑪拉拉的博客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註,在隨後的日子里,美國《紐約時報》為她和她的家人拍攝了一部紀錄片。由此這個立志要當醫生的小女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。此時,斯瓦特地區的反恐行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。雖然瑪拉拉和她的家人為躲避戰火背井離鄉,但她依然頻繁地公開參與爭取婦女權益的活動,併在外國媒體上刊文控訴塔利班的暴行。
  紀錄片完成後,瑪拉拉又接受了巴基斯坦《國家報》和一家加拿大報紙的採訪。
  在接受採訪中,14歲的瑪拉拉錶面上看起來還是一個小孩,但其言談簡直就是一個成人。她從不恐懼,也從不遮擋自己的臉。
  “我有受教育的權利,”2011年接受CNN採訪時她說:“我有玩樂的權利,我有唱歌的權利,我有說話的權利,我有逛商場的權利,我有大聲說話的權利。”記者問她:“為什麼寧願生命受威脅也要宣揚自己的想法?”她說:“我將繼續發出聲音,如果我不這樣做,誰會做?”
  只是瑪拉拉沒有意識到,危險已經悄悄地來臨。
  塔利班把槍口對準她
  2012年10月9日,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地區,一所當地女子高中的校車奔馳在鄉間小路上。車上,幾名學生和老師歡快地聊著天,學生們剛寫完學期論文,高興得唱起了普什圖語的歌。
  車駛出明戈拉城大約一英里,兩個男人把車攔下,沖了上來,其中一個人掏出槍問道:“你們中誰是瑪拉拉·尤薩夫·扎伊?”沒人做聲,但她們都不約而同把目光轉向了瑪拉拉。“原來就是她!”持槍的人說道,他瞪著這個15歲女孩的臉,朝她臉頰和脖子扳動了兩次扳機。接著他又開槍把其他兩名女孩打傷了,然後兩個人逃之夭夭。
  被嚇壞了的學生哭喊著,一位老師讓司機把車開到幾英裡外的醫院。瑪拉拉的身體已經癱軟在同學的腿上,鮮血直流,老師害怕極了,閉上眼睛開始祈禱……
  瑪拉拉重傷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,有人感到難過,有人感到氣憤。
  蒙上天眷顧,瑪拉拉死裡逃生。彌留之際她被緊急送往英國,在伯明翰的伊麗莎白女王醫院接受急救。醫生搶救回瑪拉拉的生命,並通過手術補造她的顱骨,使她恢復了聽力。2013年3月19日,瑪拉拉終於穿上校服,在英國一家女子高中開始了新的生活。
  聯合國設立“瑪拉拉日”
  瑪拉拉的勇敢感動了全世界,也震撼了所有人的心靈。
  2013年7月12日,遇襲9個月後,她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的青年大會發表演講,當時正值她16歲生日。“一個孩子,一個老師,一本書,一支筆可以改變世界。”她說。
 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,極端分子襲擊瑪拉拉恰好證明瞭他們最害怕什麼——一個拿著書的女孩。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、英國前首相戈登·布朗表示,瑪拉拉的力量可以喚起人們對全球近60萬失學兒童問題的重視。當記者問瑪拉拉覺得那些武裝分子對槍擊事件會作何感想時,她笑了,說:“我認為他們可能後悔他們襲擊了瑪拉拉。現在,世界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她對教育的呼聲了。”
  瑪拉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想當巴基斯坦總理。“我想當總理真的很棒,因為我可以透過政治拯救整個國家。”瑪拉拉說。
  2013年4月,瑪拉拉登上美國《時代》的封面,並被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。2012年11月10日,聯合國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,將每年的11月10日定為“瑪拉拉日”,以表彰這位巴基斯坦女學生不畏塔利班威脅、積極為巴基斯坦女童爭取受教育權利所作出的傑出貢獻。此前,巴基斯坦一所招收了2000名女生的國立學院更名為“瑪拉拉大學”,以向這位冒生命危險捍衛女孩受教育權的少女致敬。
  ■文/綜合
(編輯:SN01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hszvsqzit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